-
觸控設計向“薄”看,In-cell、On-cell、OGS 比比看
隨著智能手機的大尺寸發(fā)展,必須導入更薄或架構更精簡的觸控設計方案,以達到越來越“薄”的要求。In-cell、On-cell、OGS 都在積極改善面板厚度,在觸控追求薄化的今天,它們誰更有優(yōu)勢?
2013-07-30
-
材料成本優(yōu)勢顯 中大尺寸觸控OGS成首選
隨著大尺寸AIO、LCD顯示器相繼導入觸控人機接口,觸控技術開始進入成本效能的優(yōu)化階段。因為可以改善高成本、低良率問題,OGS正在成為中大尺寸首選。OGS技術方案能繼續(xù)維持成本優(yōu)勢,成為觸控屏幕集成的主流嗎?
2013-07-27
-
OGS觸摸屏
在保護玻璃上直接形成ITO導電膜及傳感器的技術。一塊玻璃同時起到保護玻璃和觸摸傳感器的雙重作用。OGS技術較之目前主流的G/G觸控技術具備以下優(yōu)勢:結構簡單,輕、薄、透光性好;由于省掉一片玻璃基板以及貼合工序,利于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良率。但目前該技術面臨感應線路的制程選擇、兼做表面玻璃時該有的強度維持與質量穩(wěn)定性、控制芯片的調校等問題,良率提升困難使得量產廠商較少.
2013-01-30
-
on-cell
一種觸控方式,是指將觸摸面板功能嵌入到彩色濾光片基板和偏光板之間的方法。 未來前景:On-cell方式等液晶一體化技術得到普及,就無需再使用外置的觸摸面板部件。制造觸摸面板的廠商很有可能從原來的外置觸摸面板廠商轉型為液晶面板和彩色濾光片廠商。產品廠商從觸摸面板廠商手中采購外置部件的原供應鏈也將完全改變。 相比in-cell,on-cell多了一層觸控層,厚度會有一定的增加,顯示效果有有限的優(yōu)勢---in-cell在像素內嵌入觸摸傳感器,可利用于顯示的面積部分便會減少,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畫質劣化,,但這不是一個嚴重問題,因此,綜上所述,我無比悲觀的得出一個結論---如果一直這樣下去,無論是G+G抑或G+F,或者OGS都終將被on-cell取代,而on-cell只是in cell的過渡,最終只有in-cell生存下來.
2013-01-29
-
iPad mini售價虛高 或因觸控屏良品率過低
據稱,蘋果不能或不愿意降低iPad mini售價可能是由于觸控屏產能問題。蘋果在iPad mini中使用了全新的GF2 Dito技術。消息人士稱DITO薄膜傳感器存在大規(guī)模量產問題,這就是為什么這種技術的顯示屏要比其他7寸平板電腦使用的OGS或G/G結構的顯示屏價格要高一些。
2012-10-25
-
信利OGS產線今年10月進入量產,月產能100萬片
目前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超薄化設計趨勢正在推動電容觸摸屏從玻璃結構、雙層菲林結構、單層菲林結構向目前炙手可熱的OGS結構和In-Cell結構發(fā)展。信利開發(fā)出的OGS電容屏已可媲美蘋果的In-Cell電容屏,它的最小厚度可做到0.44mm,而且已能量產,目前國內恐無人能及。
2012-10-18
-
蘋果攪局:再引觸控面板技術之爭
蘋果iPhone和iPad系列產品在全球熱銷掀起了投射電容式觸控面板的應用熱潮,而iPhone5將采用夏普In-cell技術的消息使內嵌式觸控顯示技術再次成為觸控行業(yè)的焦點話題。近年來,觸控面板技術不斷向超薄、超高精度、中大尺寸提升,除了從電阻式觸控過渡到電容式觸控、從單點觸控發(fā)展到多點觸控外,新一代觸控技術OGS(單片式觸控面板)也成為發(fā)展趨勢。2012年,觸控市場進一步擴大,觸控面板技術也將進入群雄并起新階段。
2012-08-15
-
OGS技術或將改變觸摸面板行業(yè)格局
宸鴻科技與勝華科技兩家臺灣企業(yè)在觸摸面板市場上占有較高的份額。將賭注押在靜電容量式面板上的兩公司通過與美國蘋果合作,從日本寫真印刷等從事電阻膜式面板業(yè)務的企業(yè)手中奪走了訂單。
2011-12-07
- 5mW待機功耗突圍戰(zhàn)!AC-DC電源待機功耗逼近物理極限
- 華為、地平線、大眾等企業(yè)引領汽車技術變革,來AMTS 2025了解更多汽車行業(yè)發(fā)展前景
- 關稅風暴下車企們的生存法則:漲價+清庫+轉產三軸突圍
- 從智能座艙到駕控大腦:AMTS帶你暢游上海車展黑科技海洋
- 智能無線工業(yè)傳感器設計完全指南
- 硅光技術新突破:意法半導體PIC100開啟數(shù)據中心高能效時代
- 新唐科技以AI、新能源、汽車電子新品引領行業(yè)未來,巡回發(fā)布會完美收官!
- 新唐科技以AI、新能源、汽車電子新品引領行業(yè)未來,巡回發(fā)布會完美收官!
- 硅光技術新突破:意法半導體PIC100開啟數(shù)據中心高能效時代
- 從智能座艙到駕控大腦:AMTS帶你暢游上海車展黑科技海洋
- 關稅風暴下車企們的生存法則:漲價+清庫+轉產三軸突圍
- 華為、地平線、大眾等企業(yè)引領汽車技術變革,來AMTS 2025了解更多汽車行業(yè)發(fā)展前景
- 車規(guī)與基于V2X的車輛協(xié)同主動避撞技術展望
- 數(shù)字隔離助力新能源汽車安全隔離的新挑戰(zhàn)
- 汽車模塊拋負載的解決方案
- 車用連接器的安全創(chuàng)新應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